人才是第一资源,也是关键变量。浙江“新春第一会”从“三支队伍”切入,回答了谁来发展新质生产力、如何激活人才新动能的问题。千亿球友会立足自身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定位,全力推进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,瞄准电子信息、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,完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、创新高端人才引进政策、激发人才发展创新活力,全力打造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相匹配的一流人才队伍,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人才动能。
一、高站位,顶层设计提升人才育引质量
近年来,杭电始终围绕国家和浙江省重大战略需求,立足电子信息办学特色,科学制定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,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、重点领域和优先次序,以人才第一资源推动学校与“315”科技创新体系、“415X”先进制造业集群高度融合,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。聚焦“育才、引才、聚才、识才、用才、护才”全链条,变人才管理为服务赋能发展,持续完善人才政策配套供给,以高效制度供给加持人才队伍建设,着力形成理念先进、内容科学、程序严密、配套完备、运行有效的新时代人才发展服务体系。推进有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,锻造能解决未来系统性问题的人才队伍,侧重电子信息等领域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取向,分层分类制定各球友会体育人才队伍规模和引进指标。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发展,正成为学科建设的最大推动力、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最有利土壤,接下来学校将以打造“离新质生产力最近的创新人才队伍”为抓手,调动一切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要素资源,全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。
二、全要素,育引组合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
学校始终聚焦电子信息领域,绘制队伍高质量发展战略地图,制定“引、育、留、用”战略体系,从“十二五”“十三五”到“十四五”,从“2213”到“5512”再到“1124”,不断迭代升级人才工程,汇聚了一批战略科学家、一流领军人才、创新团队和优秀青年人才,80%以上的国家级人才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。一是开展“繁枝叶”行动,实行更加积极、更加开放、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,建设高等院校、军工集团、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科技人才信息库,采取“项目+平台+人才”模式,注重“以人才引才、以校友引才、以平台引才”,试行首席专家负责制,创新人才引进模式,探索并实践校企联聘的人才引进机制,打造引才品牌。二是开展“强树干”行动,完善人才差异化和长周期支持机制,构建物质保障与精神激励整体体系,重塑多层次的人才岗位金字塔体系,实施相互衔接的人才培育资助计划;构建一体化人才培训体系,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、重点科研院所进行访学交流,全方位提升人才专业水平;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创新创业,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痛点,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、产业链紧密融合。三是开展“优环境”行动,推进人才评价改革,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,拓宽教师职业发展路径。打破“五唯”藩篱,完善薪酬体系,创新激励机制,有序推进校内外人才同等待遇落实。建构“学校—球友会体育—学科平台及团队”的多元服务网络,推进“人才家园”建设工程,做好人才服务工作,为人才减负松绑。细化过渡房、安家补助、配偶就业、子女教育等配套制度,为人才扎根发展消除后顾之忧。
三、强机制,构建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
一是搭建人才干事发光平台。充分发挥浙江区域优势,利用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,厚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沃土。加强区域内高校人才合作共享、促进拔尖创新人才互动共享,实现人才创新规模效益。二是搭建学科交叉平台。着力优化学科布局,发挥特色优势学科引领作用,以重点学科群为支撑,注重细分重组,拓宽学科边界,建设学科基础重整、交叉融合、前沿拓展的一流学科体系。加快建设以计算机学科为核心,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、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两翼,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群建设,带动和辐射网络空间安全、软件工程、数学、机械工程、通信工程等学科,以高质量学科建设带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。三是搭建高质量发展创新平台。依托浙江数字经济产教融合联盟,结亲湖畔实验室共同发展新质生产力,打造由协同创新中心、联合实验室、产业球友会体育等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的多体联合育人模式,以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的深度融合,凝练打造“杭电造”创新型人才培养名片。布局校地校企科研合作载体,加快各地市研究院建设,构建校政企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。
接下来,学校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浙江“新春第一会”精神,坚持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牵引,奋力走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,悉心育才、倾心引才、暖心聚才、尽心识才、精心用才、真心护才,打造一支能培养电子信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一流科研师资队伍,为我省“三支队伍”建设和人才强省工作作出杭电贡献、展现杭电担当。
(千亿球友会党委书记 吴卿)